驾校的标准化管理,到底该怎么做?

从趣学车新人培训流程可以看出来,通常一个新人经过上面的培训,基本一个员工对公司就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了。那么接下来,我们要做的就是教练岗位的进阶培训。
类别
课程名称
培训内容
作风培养
军训
引导教练员的服从,统一,纪律意识
心态建设
走进趣学车
企业介绍,企业文化,团队意识导入
教练员的社会责任及道德
我国汽车社会的现状与当前交通形势,教练员工作与道路交通的关系,教练员责任与义务等
教练职业生涯规划
帮助教练指定职业生涯规划
服务意识
教练等等心态建设,情绪管理,服务意识,服务行为引导
教学手法
教学心理研究
学员心理预判,因材施教,伙伴式教学风格
教学方法
教练员常用教学手段及方法
安全意识教学
科目一,科目二,科目三触发事件防控,教学风险认知与防控
不同类型的学员沟通
不同类型 /性格/年龄/吸收的学员教学行为及特点话题导入,学员情绪疏导
创新培训方式,学习能力培养
创新培训方式,学习能力培养
驾驶及教学要求
道路交通法律法规
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规范与解读
汽车驾驶规范化教学
汽车驾驶规范化教学(科目一,二,三)
应急突发事件处理
道路行是应急突发事件处理,现场保护,伤员救护,事故处理案例,小故障检修
技能 /技巧
如何提高通过率
考试重点清晰,理论清晰,结合实际教学,如何提高科目二,三通过率
汽车技术 /节能环保
更好的了解汽车硬件及规律,结能环保
服务端学员转介绍
学员转介绍的场景,话术,方法,分享。
虽然在这里没有分享出来里面的具体内容,但我们可以看到,通过教练员岗位进阶的标准化学习,最后标准化管理。那么我们认为一个新员工大概率成为一个合格的教练。
写出来的都要做到,做到的都要写出来。这就是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意义。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化管理去执行。一定能解决被教练员“绑架”的问题。
二、招生流程标准化,降低对员工能力的要求
为什么教练招生两级分化严重?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没有将业务流程标准化,从而导致教练招生数据参差不齐。新员工的入职培训解决了岗位胜任力的问题,那么将业务流程标准化就是解决将可行的方法快速复制的问题。
案例:壹鹿驾校的转介绍操作标准
标准的制定一定不是驾校觉得该如何做。我们应当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,如何做好服务。以下是壹鹿驾校任何新老教练都会对每一位学员重复做的事。它不能保证每一位教练的上限,但标准的制度往往就是用来保证下限的。
1. 约车管理规范
1. 自我介绍
制定适用于自己驾校的具体执行细则。
2. 约车方式方法
3. 交通介绍
2. 教学接待管理规范
1. 初次见面时再次自我介绍
制定适用于自己驾校的具体执行细则。
2. 场地基础设施介绍
3. 学习流程及练车模式介绍
4. 考试介绍
3. 态度管理规范
1. 禁用反问的语气
禁止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反问语气中的‘肯定形式表示否定’
2. 禁用命令的语气
禁止在培训过程中使用命令的口吻和学员沟通
3. 禁用不耐烦的语气
不耐烦的语气给人别人的感觉,就是说别人是一个麻烦,你是一个问题,你让我不开心。不耐烦的语气看似是一种妥协,其实它是一种非常激进的表达,如果再加上一点敷衍,给学员的体验则会更加糟糕。
4. 车辆使用管理规范
1. 车辆卫生
合理的对车辆进行管理,才能充分保障学员的训练时的利益,舒适的用车体验更能带给学员愉悦感。
2. 车辆故障维修
3. 车辆燃料管理
5. 学时管理规范
1. 如何打学时
学时作为学员报考的重要条件之一,应严格执行各项规则的细则,充分保障学员的利益最大化,不受损,同时和学员保持信息对称减少学员的各种猜疑。
2. 如何查学时
3. 学时问题反馈
4. 如何让学员信息对称
6. 培训管理规范
1. 规范化教学
制定适用于自己驾校的具体执行细则。
2. 规范化报考
7. 奖惩机制规范
1. 奖惩类型
规范的奖惩在约束教练的基础上更能激发教练的潜力,员工在乎的事表扬了谁,批评了谁,晋升了谁,处罚了谁。
2. 奖惩细则
8. 客户信息管理规范
1. 学员信息跟进
建立适用的学员信息表,跟进好每一位学员的详细信息。
2. 意向信息管理
定期规范的梳理意向学员,确保意向信息的有效性。
我们都知道教练招生的主要来源是转介绍,以上的标准化作业就是转介绍的前提条件。做好转介绍同样需要制定出标准。
1. 日常互动
建立日常互动的规定,如需和每日参加完培训的学员有沟通,和学员建立良好的关系。
2. 表述招生任务
让学员知晓教练有招生任务。
3. 引导学员发朋友圈
规定教练每个周期引导学员发朋友圈的次数。
4. 把握住峰终体验
在峰终时让学员留下深刻印象,可参考科二科三考试为时间节点。
5. 学员信息跟进
建立适用的学员信息表,跟进好每一位学员的详细信息。
6. 意向信息管理
定期规范的梳理意向学员,确保意向信息的有效性。
三、标准化落地,必须重复的事情坚持做
有了标准,重要的是去执行;驾校应当针对标准化作业建立培训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,去有效的监督和保障所制定的制度得到的执行。更为重要的是当员工违反管理制度或达到淘汰标准时,应该按照制度执行。
所有的企业,在执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,一定是艰苦的,通常是因为:
第一,决策层(高层)标准化的意识不足;
第二,经营层(中层)标准化的方法不足;
第三,执行层(基层)标准化执行力不足。
整个管理标准化过程经历计划、执行、检查、处理四个阶段,并不断循环,每一次循环都在上一次循环的基础上进行,提升管理标准化,最终成为全员的自觉行为。任何一项改进必须立足先行标准,先改标准化管理的文件,再改进员工的具体行为,不能养成随意更改的不严肃习惯。
标准化管理是由上至下的管理过程,高层首先意识要够,然后再一起和中层学习方法,最后让基层执行。标准化管理想着很难,做着做着也就习惯了。习惯成自然,如此一来驾校的工作就慢慢理顺了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